小虫虫大担当,助力烟草绿色防控大环保

新商盟网 2023-01-30 14:59 101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小虫虫大担当,助力烟草绿色防控大环保,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小虫虫大担当,助力烟草绿色防控大环保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蚜茧蜂科研团队首席研究员余砚碧(右)和谢永辉博士(左)、蔺忠龙硕士(中)查看蚜茧蜂对玉米等农作物的生物防治效果 

“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画面中害虫被充满气势的杀虫剂击退,这是很多年前一段耳熟能详的广告。如果把广告的场景移植到烟区烟田,歌词就变成了“正义的蚜茧蜂、正义的黑卵蜂、正义的捕食螨、正义的叉角厉蝽,一定要把害虫杀死,杀死。”

自然界就是这样奇妙,总是一物降一物,在相互制约又相冲相克中,就产生了天敌。

“以虫治虫”是生物防治的一种重要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害虫的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防治害虫,具有杀虫目标明确,不污染环境,无残留、可持续等优点,生态效益十分显著。蚜茧蜂、黑卵蜂、捕食螨、叉角厉蝽等益虫,就是捕食烟草害虫的“正义战士”。

不久前,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融媒体中心《岁月鎏金 长河激荡》专题片摄制组和云南绿色生态烟叶发展研究会深入烟区进行实地拍摄采访,解开烟草农科人采取生物措施防治烟草病虫害的密码,探寻“以虫治虫”背后的人和事,讲述烟草人在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怎样贡献自己的力量。(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与虫为伴”20多年磨一剑

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可以危害小麦、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烟叶等多种作物,具有繁殖快、危害重等特点。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收录的《以虫治虫篇》,生动记述了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天敌昆虫“傍不肯”消灭害虫“子方虫”,从而使农作物获得丰收的故事。

云南烟草农业科研人员利用蚜茧蜂防治蚜虫是“以虫治虫”的典型案例,蚜茧蜂将虫卵寄生到蚜虫体内,卵在蚜虫体内发育为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蜂,蚜茧蜂新生命的诞生过程也是蚜虫生命消亡的历程。

绿色防控、生物防治“以虫治虫”是云南省围绕烟叶质量安全优质目标,坚持保护烟区生态环境优先,不断完善病虫害预测预报制度,推动减量化精准用药,依托绿色防控重大专项,构建绿色防控示范区,加大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应用,持续推动全省烟叶绿色持续发展的措施之一。

坚持“绿色、生态、安全、高效”的生物防控病虫害防治,一直是云南烟草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只肉眼难寻的昆虫,如何承担起生物防治、绿色防控的责任?带着好奇和疑问,《岁月鎏金 长河激荡》专题片摄制组和省绿色生态烟叶发展研究会的工作人员走进了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研究员余砚碧的办公室。

这是一位与“虫虫”打了20多年交道的女科研人员,在业界颇有名气。当时她正在聚精会神地修改参加“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成果答辩的PPT,连续数日的加班熬夜,她眼睛里泛着几缕淡淡血丝。见我们到来,她抑制不住脸上的喜悦告诉我们:“刚刚接到通知,蚜茧蜂生物防治成果顺利通过了网评。”当她说起蚜茧蜂,我们立刻被她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这次答辩的自信所感染。

“我们这个项目从2010年就开始研究,全系统近百名科技人员参加,围绕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生态效应评价等方面,布局了16个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进行攻关,这十多年来数不清做了多少次试验,失败了多少次,才终于走到今天。”

据了解,2018年以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高位推动“寄生性天敌蚜茧蜂防治蚜虫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列为重大专项,成立了研究团队,为项目组提供最好的科研条件,配备了最强的技术人员。

余砚碧带领这个团队潜心研究、奋力攻关,不仅探明了云南蚜虫与蚜茧蜂种群分布特征、主要农作物蚜虫危害规律,解析了蚜茧蜂寄生特性相关的重要基因家族和自然种群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特征,还创建了“均质繁蜂—无损收集—高效分选—自动计数—精准分装—储运释放”一体化僵蚜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体系,形成了自主掌控的“繁、收、储、运、用”全链条专利技术,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蚜茧蜂僵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农田生态系统蚜虫的高效精准生物防控。(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2022年5月,由中国工程院朱有勇院士、宋宝安院士、张克勤院士及全国生物防治相关领域领衔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对这个项目的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是害虫生物防治的典型成功案例,是全球生物防治领域的一个标杆。从研发到应用、从技术到产业取得全面成功,是目前国际上鲜有的转化速度快、规模大、实施面积广、综合效益好的生物防治案例,建议加大宣传推广应用力度。

学植保专业出身的余砚碧,与这些害虫的“天敌”打了20多年的交道,她和团队用更加环保的方式去呵护烟区的生态,去促进生物种群内部的平衡。作为该课题的第一完成人,余砚碧将带着云南省局(公司)的成果,展现烟草农业科技人对自然与生态的虔诚和敬畏。

答辩会上,余砚碧将对当前生物防治技术应用世界性四大难题进行分析,对于怎样克服和解决这“四难”,团队也将在答辩会上进行详细阐述。

成功源于科研人内心平静的力量

7月,在位于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昆明市烟草公司实验室里,一场“以虫治虫”的“围剿”大战精彩上演,微距摄影的镜头下,余砚碧和她团队里的技术骨干蔺忠龙高级农艺师、詹莜国硕士、谢永辉博士正在“指挥”着这场“战斗”。

作为引领农业领域生物防治技术的典型代表,烟蚜茧蜂防治技术的影响已不限于烟草,而是惠及到了整个大农业。从云南推广到全国,从单作物应用到多种作物,实现了周年繁蜂全年放蜂,在油菜、十字花科蔬菜、粮食等非烟作物上累计应用9000多万亩,已经在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了稳定的蚜茧蜂种群,综合防治效果高达80%以上,减少防治蚜虫农药使用量50%以上,累计减少防治蚜虫化学农药5000多吨,累计节约防治成本60.89亿元。

“做科研工作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要能够以平常心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之母。”余砚碧淡淡地说。正是这种源于科研人内心平静的力量,她和团队的同事们坚守在风吹日晒的烟田、往返于枯燥单调的实验室,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寒来暑往。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应用,示范区烟田内一些害虫的天敌,如蚜茧蜂、瓢虫、食蚜蝇、丽蚜小蜂等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尤其是瓢虫、丽蚜小蜂等种群数量显著提升。近年来,随着以烟为主、烟粮协同的开展,构建了产业发展新模式,使粮、油、烟、豆轮作区形成了稳定的烟蚜茧蜂种群,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了防治成本,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蚜虫被防控住了,蚜茧蜂会不会危害其他生物,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呢?余砚碧看出了我们的疑问,她解释说:“蚜茧蜂是蚜虫的专一寄生性天敌,通过寄生在蚜虫体内使蚜虫失去活力而被控制,它不会寄生到其他生物身上。烟蚜茧蜂生命周期很短,7天左右就会自然死亡,近10多年的试验示范数据及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蚜茧蜂的规模化释放防治蚜虫不会带来生态安全风险。”

一只只可爱的除害小精灵背后,是余砚碧团队一颗颗报效国家的初心。他们在“以虫治虫”的科研道路上默默耕耘了20多个春秋,在致力于成果转化方面,还开展了蚜茧蜂释放后的生态效应评价,创建了蚜茧蜂规模释放生态效应评价指标模型和评价体系,明确了蚜茧蜂规模化释放后定殖效果及生态安全性。(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的蚜茧蜂科研团队,有一群具有较高学历和顽强钻研精神的年轻人。他们是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处的高级农艺师蔺忠龙,玉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的高级农艺师杨硕媛、研究员张立猛、高级农艺师谷星慧、高级农艺师杨海林,红河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的高级农艺师刘春明,大理州烟草专卖局(公司)的高级农艺师孙军伟。余砚碧对他们而言,就像自家大姐姐一样,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间,他们齐心协力,为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粮、油、烟、豆轮作区形成了稳定的烟蚜茧蜂种群,而且瓢虫、食蚜蝇、蜘蛛和草蛉等其他天敌数量得到了恢复,保护了天敌物种的多样性,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了防治成本,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了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得到健康恢复。

病虫害防治唱响绿色生态曲

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明确要求,烟叶主产区要紧紧围绕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向,大力推广“以虫治虫”的绿色生产技术,全面筑牢烟区生态屏障。

“诱捕器一天就能装进好多虫子,这两年烟田‘妖蛾子’明显减少,长势比往年好很多。”保山市施甸县老麦乡茨桶村的烟农赵定才今年种烟20亩,谈起夜蛾性诱捕器,他啧啧称赞。

几年来的调查数据表明,昆明烟区的蓟马类和夜蛾类害虫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组织绿色防控团队开始着手靶标天敌的本地化规模繁育技术研发工作,将捕食螨和夜蛾黑卵蜂分别作为烟草蓟马类和夜蛾类害虫的天敌开展生物防治技术攻关,切实保障烟叶原料安全和烟区生态环境安全。”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技术中心负责人王志江对省公司成立40周年专题片摄制组和省绿色生态烟叶发展研究会工作人员说。

捕食螨和夜蛾黑卵蜂是云南烟草农业继蚜茧蜂之外的又一张绿色新名片。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生物防治关键技术得以突破并落地推广,全省烟叶质量安全逐年提升,烟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自从有了捕食螨和夜蛾黑卵蜂等益虫,不但省了工,更保护了环境,烟田旁边河里的水看上去都清澈见底了。“捕食螨和夜蛾黑卵蜂项目”由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绿色防控团队谢永辉博士牵头申报,并成为获国家局、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批准的绿色防控重大科技项目。

3年来,捕食螨和夜蛾黑卵蜂在昆明、玉溪、丽江、昭通、湖南等地烤烟作物上推广应用100余万亩,苗期成本控制在3元/亩,对蓟马的综合防效在70%左右。对有机草莓、有机茶叶等高端经济作物上的红蜘蛛防效可达到85%以上,表现出更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夜蛾黑卵蜂是烟草和大农业上多种夜蛾类害虫卵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可以把自己的卵产在夜蛾类害虫的卵内,进而将其扼杀在摇篮状态,对近年来入侵的草地贪夜蛾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规模化繁育及应用技术有待突破。”昆明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谢永辉博士介绍。(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7月下旬,正值烟叶的采收期,楚雄彝族自治州54岁的烟农奚春光麻利地忙着抢收家里的18亩烟叶。这两年,在烟草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奚春光通过在地里投放叉角厉蝽应对鳞翅目害虫,烟叶质量显著提升。“用虫吃虫的方式来灭烟青虫,每亩至少挽回10公斤的损失。”奚春光一边数着指头算账,一边笑得合不拢嘴。奚春光所说的“虫吃虫”,就是楚雄州烟草公司实施叉角厉蝽生物防治烟田鳞翅目害虫技术。

叉角厉蝽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捕食草地贪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小菜蛾、玉米螟等40多种农林重要害虫。通过在田间释放叉角厉蝽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在模拟实验室,容器里放满了不同年龄段的叉角厉蝽。叉角厉蝽在捕食过程中,会把口器刺入被捕食昆虫的身体,麻痹并吸食其体液。叉角厉蝽善于群体作战,一般是多对一,最终取得胜利。

楚雄彝族自治州烟区以“靶标鳞翅目”害虫为基石,开展了本地土著天敌“叉角厉蝽”规模化繁育和示范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攻关,对“叉角厉蝽”规模化繁育和应用创新技术进行对接与耦合,通过推进和实施精准防治技术,提升对烟田主要有害生物的控害能力。

此外,他们还以绿色防控重大专项示范核心区、综合示范区、辐射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强化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明确“叉角厉蝽”烟草种植区大面积应用的释放方式与释放数量,形成了一套技术产品化、产品系列化的可持续、可复制的推广应用模式。

自2020年以来,楚雄州烟区通过在田间释放叉角厉蝽控制烟田害虫的种群数量,至今累计释放烤烟大田面积9万余亩,玉米大田面积5000亩。

同时,他们还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创新多种天敌昆虫协同控制多种害虫的“网式协同调控”新途径,探索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定且能自我维持,并可持续降低害虫种群水平的烟田生态系统,增加了天敌生物群落多样性,提高绿色防控水平。

小虫虫大担当,助力烟草绿色防控大环保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