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双低”卷烟面面观(图)

新商盟网 2023-03-21 00:01 164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百舸争流——“双低”卷烟面面观(图),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如果你喜欢还可以浏览百舸争流——“双低”卷烟面面观(图)的最新相关推荐信息。

  烟草在线专稿  引言:“吸烟与健康”,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一直在困惑着烟草行业,随着控烟压力的日益增大,烟草行业的生存环境也日趋艰难。这迫使行业一方面需要满足消费者对吸食卷烟的嗜好,另一方面又要尽最大可能降低吸烟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为消费者提供低危害的卷烟产品。 

  众所周知,卷烟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物质就是焦油,因此,降焦成了卷烟生产的重中之重。这是我国烟草行业“关注公众健康、促进和谐发展、维护消费者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式卷烟的基础,同时也是积极应对世界卫生组织对烟草控制的有效途径。 

  所谓“中式卷烟”,就是能够满足中国卷烟消费者当前和潜在消费需求、具有独特香气风格和口味特征、拥有核心技术的卷烟,中式卷烟的特点是“一高二低”,即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发展中式卷烟必须以降焦减害为基础,必须坚持降焦减害。 

  在中国卷烟市场,从1997年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烟集团)率先着手研发低焦油卷烟,到1999年第一支低焦油卷烟8毫克“红双喜“的成功面世,再到十几年后的今天,“中南海”、“长白山”系列及“七匹狼”等一大批低焦卷烟品牌相继出现,低焦低害的“双低”卷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也代表了中式卷烟未来的发展方向。 

  现在,就让我们对“双低”卷烟品牌的培育现状、技术手段、风格特色、代表品牌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解。 

  “双低”品牌培育现状 

  2011年4月21日至22日,全国低焦油卷烟品牌培育工作座谈会暨卷烟品牌精准营销推广启动会在吉林延吉召开。国家局副局长何泽华出席会议并分析了行业低焦油卷烟品牌发展的现状。他指出,当前低焦油卷烟品牌呈现出低基数、快增长的趋势,出现了不均衡、快变化的格局,表现出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 (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低基数 快增长——低焦油卷烟品牌发展趋势 

  纵观2010年,全行业销售低焦油品牌卷烟88.6万箱,年销量25亿支(5万箱)以上的仅有上烟集团的“红双喜”、“中南海”、吉林烟草工业的“长白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牌。与其它传统烤烟型品牌相比,无论是品牌规格数量,还是总体销量,都距完成2015年低焦油品牌规划目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到2011年,据相关数据显示,仅第一季度,低焦油卷烟销量就已达到86.9万箱,接近2010年全年的销量,低焦油卷烟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销量、结构以及品牌规格数量均快速增长。 

  2011年,低焦油卷烟销量实现“开门红”,快速增长的数字让行业倍受鼓舞,也需要更为理性地看待。 

  首先,2011年以来,低焦油卷烟销量较之于2010年之前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与2010年及之前,行业低焦油卷烟销量进行的对比。2010年,低焦油卷烟的合计销量虽然增长超过20%,但总量规模不足百万箱,市场份额只有1.89%。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自2007年起,低焦油卷烟的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30%以上的增幅快速增长,2007年销售收入仅61.59亿元,2009年已达到120.34亿元,增幅近100%。2010年,低焦油卷烟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低焦油卷烟发展趋势迅猛,低基数、快增长现象尤为突出。 

  另一方面,“调焦”的因素也是其中之一。依据《卷烟》国家标准的规定,盒标焦油量(5-10)mg/支的卷烟其实测焦油量和盒标焦油量可以有2mg/支的允差,实测在10mg以下的就可以标8mg。而这一部分卷烟也都统计在低焦油卷烟之列。 (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对此,加快低焦油品牌成长发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卷烟上水平”,行业还面临着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不均衡 快变化——低焦油卷烟品牌分布格局 

  一项2008年的资料显示:“通过对国内不同地区低焦油卷烟的销量分析可以发现,经济较发达地区对于低焦油卷烟的消费能力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焦油含量8毫克/支以下的卷烟销量占地区卷烟总销量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大连、福建等地区焦油含量≤8毫克/支的卷烟销量已经占到当地总销量的2%以上,浙江、江苏等地区低焦油卷烟销量比例也在1%以上,表明经济发达地区消费者对低焦油卷烟的接受能力、购买倾向比其他地区高,他们对于低焦油卷烟的认识和对卷烟品质的诉求已经逐渐发生了转变……” 

  目前,低焦油卷烟在国内市场呈现分布不均衡,其中表现在区域间、企业间和品牌间都存在不均衡。究其原因,地方差异、企业规模、品牌结构等都是造成不均衡格局的原因。 

  从不同区域看,低焦油卷烟发展北方比较快,南方相对慢。2010年东北三省一市的低焦油卷烟销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左右,而东北地区的卷烟总销量在300多万箱;加上北京等地,北方地区的低焦油卷烟销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远高于其卷烟总销量在全国的份额。南方方面,福建销量最多,达到11万箱。2011年一季度这种区域格局虽有改变,但是基本状况没有变。 

  从企业或品牌规模来看,小企业小品牌发展快,大企业大品牌发展相对较慢。中烟实业的企业体量相对较小,有两个企业及“长白山”和“兰州”两个品牌低焦油卷烟销量位居前列。2010年及2011年一季度低焦油卷烟产销量较大的有上烟集团、福建中烟、川渝中烟等企业和“红双喜”、“中南海”、“七匹狼”、“娇子”等品牌。 

  从品牌结构来看,低焦油卷烟中端品牌整体表现较好,高端品牌在2011年一季度有明显突破。2010年低焦油卷烟品牌主要在中低端,如“中南海”、“都宝”等。但是2011年由中端向高端发展的趋势明显,低焦油一类烟的比重大幅提升,一些高端品牌快速反应大步跨入低焦油阵营,“黄鹤楼”低焦油卷烟销量由2010年全年的不足1万箱激增至2011年一季度的17.9万箱,“芙蓉王”2010年没有低焦产品,2011年一季度销量1.1万箱,“利群”2010年全年低焦产品销量不足0.67万箱,2011年一季度销量0.74万箱。 (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总体来说,行业低焦油卷烟发展在区域间、企业间和品牌间都存在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将给行业低焦油卷烟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为工业企业提供了想象和发挥的空间。 

  多样性 多元化——低焦油卷烟发展特点 

  我国烟草企业一直把减害降焦作为烟草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坚持中式卷烟发展方向,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为己任,以培育重点骨干品牌为核心,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突出中式卷烟风格特色为目标,注重技术创新和集成,研究了一系列低焦油烤烟型卷烟的降焦综合技术,并将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制定了有序的中长期低焦油产品发展战略。在低焦油卷烟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多样性、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第一是区域性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例如,上烟集团几年来先后推出了几款低焦油卷烟新产品,其中8毫克特醇“红双喜”的烤烟型卷烟,在大幅度降低焦油的同时,吸味口感依然十分出色。目前,上烟集团卷烟产品的平均焦油含量已经下降到了12.36毫克/支,所有产品规格中属于低焦油产品的比例一直在攀升。 

  第二,从技术路线看,灵活多样,有直接降焦的,有开发低焦油新规格的。 

  第三,市场营销策略方面,有的是精耕细作,有的是作为品牌的整体战略,有的品牌是经营多年,如“中南海”、“红双喜”、“七匹狼(蓝)”等,有的是近几年异军突起,像“长白山”、“娇子”等品牌等。 

  第四,互动性效应。目前低焦油卷烟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某个品牌和某个区域呈现一种工商之间整体联动的效应,本土的品牌在当地都会有很好的表现。比如,北京有了“中南海”和“长白山”,所以北京市场的低焦油卷烟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4%;上海有了“红双喜”,上海去年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占9.6%;吉林有了“长白山”,去年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达到了8.0%。这几个省市都是因为有了自己当地的低焦油卷烟品牌,所以低焦油卷烟在当地市场占的份额也比较大。 (新商盟网www.xinshangmeng.org)

  我国烟草行业在卷烟降焦课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全球来看,行业低焦油卷烟市场份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在降低卷烟焦油含量上还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首当其冲的就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烤烟型卷烟为主体的消费习惯,而该类卷烟的配方本身就具有高焦油和香气浓度较高的特性,因此,卷烟焦油量的大幅度降低,无疑将导致烟味偏淡且香气不足,使消费者难以接受。因而在降低卷烟焦油量后,如何保持卷烟的香气、体现卷烟的吸味满足感,将是企业在低焦油卷烟,特别是在低焦油中式烤烟型卷烟开发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问题,也是低焦油卷烟顺利走向市场的关键所在。 

  低焦油卷烟能否突破一个又一个的技术、市场瓶颈,进行更深入的技术攻关和市场拓展,走出具有中式卷烟特色的降焦之路,将是未来低焦油卷烟发展的关键。 

  “双低”技术面面观 

  从田间地头的一粒种子,到人们指尖燃尽飘落的烟灰,虽然是小小的一支烟,但却要经历烟叶、烟丝、卷烟等多种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烟叶栽培、工艺配方、生产加工等多个环节。

百舸争流——“双低”卷烟面面观(图)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